对虾养殖台风、强对流天气灾难预防措施
01 做好提前预防工作
关注天气预报,每天了解未来天气情况趋势,做好提前预防工作:仔细检查养殖基础设施(如管理房、仓库、堤坝、闸门、增氧机、电力线路、水泵和排水沟等),损坏设施须及时修整好;在灾害发生前5~7天在饲料中添加Vc、中草药等保肝护肝、提高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药物;台风、强对流天气等来临前3~4天对密度高、积污重、水质较差的池塘进行吸排污、使用水质及底质改良剂及适当换水等调节水质,同时控制投喂量避免投喂过多增加养殖水体负担;储备好消毒、改水、颗粒氧、石灰等渔用投入品。
02 发生应对
台风、强对流天气带来大量雨水及气候突变,容易造成对虾应激甚至发病。降雨时,水体容易分盐跃层、氧跃层,应及时开启增氧机,防止水分层,防止藻类死亡。虾池泼洒Vc等抗应激产品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可酌情泼洒增氧类药物等增强水体通透性,增加底氧;增加巡塘次数,酌情停止或减少投料;雨量较大要及时开水泵排水;作业时注意人身安全,确保安全第一。
03 台风强对流天气过后养殖管理及对虾疾病防控措施
1、抓紧修复受损设施
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养殖设施,对因受影响的增氧机、水泵、电力线路等机电设备也应尽快维护和保养,及时恢复正常的养殖生产。对可能存在溃坝隐患的堤埂,要抢抓时机进行加高加固,最大程度减少养殖生物逃逸。尽快清除池塘和主要进排水口的淤泥。
2、防止水体分层,减少应激
台风强降雨过后要及时开动增氧机,防止暴雨过后虾塘海淡水分层现象造成池塘底层缺氧,对虾偷死等情况,所以底层增氧更重要,要预先准备足够的增氧机,最好有多种类型的增氧机配合使用。根据虾塘水质的情况,使用不同类型的增氧机。
台风强降雨过后,如果是海水养殖池塘应提高养殖水体的盐度,可以逐步提高,每天抽换水20-30cm即可,不可大量添加,造成对虾二次应激出现。
3、加强养殖生产管理
①消毒池塘水体,投放水质、底质改良剂(生石灰、沸石粉及有机酸等),向水体泼洒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在对池塘等进行消毒处理后,可以使用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剂改良池塘水质。而对于对虾应激反应严重的池塘,不应马上消毒池水,应首先消除应激反应为主(泼洒Vc等抗应激药物),等消除了对虾应激反应后再消毒池水。
②合理使用增氧机。台风连续阴雨或强对虾天气极易造成池塘底部水体缺氧,要按照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雨天半夜开的规律及时开启增氧机械。一般要求下午1~3点和凌晨2~6点开启增氧机,每次2~3小时,下阵雨、无风、无光照的情况下需适当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没有增氧机械的池塘,要购置适量化学增氧剂供应急使用,防止对虾缺氧浮头。
③强化投饲管理。灾后养殖动物体质较差,必须投喂优质新鲜饲料,配合饲料可添加Vc、中草药、多维、多糖等,以增加其免疫力,也可酌情在饲料中应添加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药物,连投3~5天,预防病毒病、细菌性疾病暴发
4、做好病害防控工作
①调整水位并全面消毒。养殖池塘可选择生石灰(5~10kg/亩)、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碘制剂等全池泼洒消毒;
②勤巡塘及时发现病害。要加强巡塘,坚持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水质变化,对虾的活动、摄食情况和有无浮头现象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出现死亡的,应及时打捞,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打捞死虾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暴发。
③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要准确诊断与对症下药,切忌滥用药,杜绝使用违禁药,避免造成次生死虾事故,保障养殖水环境稳定,保障虾体健康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