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湾科技城的科研人员在测试大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 高荣建)一个对常人陌生的名词——南繁,让日前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的记者们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大开眼界: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2万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中,超过70%经过南繁孕育。
按照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的解释,南繁是利用我国南方特别是海南岛南部地区冬春季节气候温暖的优势条件,将夏季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育种材料,于冬春季节在南方再种植一季或者两季的农作物育种方式。南繁加代选育可使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周期缩短1/3至1/2。
崖州湾科技城产业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近几年飞速崛起的海南省重点园区,崖州湾科技城当前正以建设国家“南繁硅谷”为核心目标,全力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
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吴静璇介绍,在人才引进方面,崖州湾科技城吸引了5位种业领域院士全职入驻,设立7个院士工作站和2个院士团队创新中心,累计引进1300余名南繁领域高层次人才。同时,引入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0家涉农高校分支机构,设置作物种质资源学、农艺与种业等60余个专业,累计招录农业方向“海南专项”研究生2178人。
作为首批入驻崖州湾科技城的种业企业,中种集团总经理助理张晓强介绍,中种集团培育的10个农作物转基因新品种已获得国家审定证书。同时,围绕育种研发服务需求,强化南繁CRO平台服务,创新“大厂带小厂”赋能模式,服务南繁单位27家,完成209个订单的47.5万份样品检测。
中国种子集团南繁培育的全球首个重要耐盐碱基因样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摄
崖州湾科技城提供的数据显示,海南南繁种业产值目前已突破180亿元,科技城通过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培育本土优质企业已集聚2849家南繁产业企业,包括中种集团、国投种业、隆平生物等20余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种业产业集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