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实习生杨梦娜
9月24日,文昌市翁田镇明月村,把钢架上捆扎黑色遮阳网的绳子,再用力系紧些,东风螺养殖户陈忠宽长长舒了一口气,“遮阳网要卷起来扎好,不然风大时,会连着钢架都掀翻。”
文昌市翁田镇明月村,陈忠宽的东风螺养殖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摄
陈忠宽家的100多个养殖池里,是上周刚投入的东风螺螺苗。按照计划,再过半年,这批螺苗就能上市。面对台风“桦加沙”的突袭,陈忠宽早有准备:养殖池旁边的两个净水池里,预备了充足的循环用水,假如台风造成停电,东风螺养殖池的“内水”循环也有保证,“应对台风,我们很有信心。”
陈忠宽的养殖池内,刚刚投放的东风螺螺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摄
这是经历超强台风“摩羯”时攒下的经验。去年9月,“摩羯”的登陆点,正是陈忠宽所在的翁田镇明月村。彼时,附近的大树几乎全部折断,道路被断木残枝阻断,他的养殖场被吹翻了顶棚,一片狼藉。更为糟糕的是,由于长时间停电,他养的东风螺几乎尽数死亡。
“台风频繁登陆翁田,这里的老百姓警觉性都很高。”翁田镇明月村驻村第一书记邹文锋在走访农户时发现,村里近200户东风螺养殖户在获知台风将至的消息后,纷纷行动起来,有条不紊、提前准备。
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头规格的东风螺种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摄
24日下午,泼洒完葡萄糖和维生素C,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工周湖明,站在东风螺养殖池旁又来回检查了一遍,“给东风螺快速补充能量,增强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帮助其应对台风带来的环境突变。”当天上午,周湖明就向养殖池中洒了蒲公英、杨树花等复合配方中草药,以此预防东风螺的消化道疾病。
从昨天开始,池中的东风螺就停止投放饵料了,一方面减轻螺体代谢压力,另一方面避免残饵腐败导致水质恶化、耗氧增加。
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循环水系统。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摄
周湖明介绍,为了将台风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公司水源管理与内循环调控,减少或停止抽取外海水源,防止盐度骤降和病原侵入。内循环系统同步开启,以减少新鲜水补充,维持水体环境相对稳定。
去年超强台风“摩羯”登陆翁田,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损失不小,部分屋顶被掀翻。台风过后,公司边重建、边生产,抗击台风“摩羯”积累的经验,在这次应对“桦加沙”时派上了用场。
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摄
“增加屋顶檩条的密度,间隔从1米降低至0.5米。”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景雷指向生产车间的顶部说,房顶钢梁的边上用混凝土加固,又增加了三脚架钢结构支撑,还把碳晶板门换成了铝合金门,“我们也已做好台风后迅速恢复生产的各项准备,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