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动态

中国水果重塑“全球果盘”:今天还在树尖,后天遍布世界餐桌

  • 发布日期:2025-09-11 10:09
  • 来源:

当非洲加纳为飞跃11000公里的平谷大桃完成清关,当荷兰顾客为约40欧/千克的海南“桂花香”荔枝买单,当印尼批发市场的进口水果有七成以上标着“中国产地”……一幅令人振奋的“出海”产业版图豁然展开:中国水果正以量价齐升之势,在全球价值链上完成从“规模优势”到“体系优势”的惊鸿一跃。

这场跃迁不仅关乎农业,更是一次对“中国制造”底层逻辑的重新书写——从成本导向走向标准导向,从资源红利切换到技术红利,从“卖产品”升级为“卖品质、卖标准、卖服务”。

中国用数据增长

重塑“全球果盘”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水果出口总量达215.78万吨,同比增长5.69%;出口总额26.17亿美元,同比增长6.2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授杨军表示,中国出口水果结构出现升级转型,柑橘、苹果、梨等传统优势品类持续担当出口主力军,而葡萄、杨梅等新兴品类呈现“多点开花”:

·柑橘:出口58万吨,同比增长18.3%,稳居中国出口水果首位;

·鲜梨:出口27万吨,同比增长3.1%;

·鲜葡萄:出口16万吨,同比暴增82.4%;

·茂名荔枝:截至2025年7月21日,出口7070.6吨,同比增长约140%,货值1.02亿元,同比增长约57%,并首次进入白俄罗斯、卡塔尔等新兴市场;

·福建平和蜜柚:2024年出口20万吨,5年翻一番,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欧洲一年就吃掉16万吨。

从出口目的地看出口额,越南稳居首位,吉尔吉斯斯坦跃居第二,俄罗斯位居第三。

这些数字不仅意味着卖得多,更意味着卖得远、卖得俏。中国水果正在用实力改写全球“果盘结构”。

从“按吨卖”到“按个卖”

品牌与标准赢得溢价

如今,随着出口路径和市场方向上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种”正响应世界各地市场需求,凭品质卖出高价。福建平和蜜柚早熟新品种“六月白”,皮薄多汁、填补了新西兰本地柚子的断档期,售价20元/斤,高出普通柚子6~7元,仍供不应求;今夏在国内售价不足10元/斤的荔枝,在海南通过空运向荷兰、西班牙等7国出口“桂花香”荔枝,成功打入高端市场,在荷兰超市卖到约40欧元/公斤。

标准化糖酸度检测、可追溯编码、冷链全程温控……当中国标准成为“世界口味”,溢价自然水到渠成。

科技赋能、交通网络

让“鲜”跨越山海

中国水果能持续“圈粉”,关键在于形成了一套“品种-种植-物流-市场”全链方案,通过电商平台架构“小农户-大市场”的全新对接,并依靠科技加持与传送体系把“保鲜时间”抢出来。比如,北京平谷大桃采用物理保鲜纸,保鲜期延长1倍以上,实现“今天还在树尖,后天就上新加坡餐桌”;荔枝通过压差预冷、纳米包装等技术,从“一日色变”到“数日如初”,得以空运直抵荷兰;曾经的杨梅“一日色变,二日味变”,如今借助先进的冷链技术与便捷的交通在海外畅销,2025年仅杭州海关就出口杨梅近19吨。

中国水果的全球路,不是简单的“产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的规模神话,而在于用生物育种重新定义时间,用数字冷链压缩空间,用标准输出重构利润链。种植技术的迭代、物流运输的便利、电商新业态的赋能,都让空间距离的“远”,不再是中国水果拥抱世界的“难”;当世界谈论中国水果时,被称赞的不仅是口感与滋味的“甜”,还有打通贸易壁垒、共享发展成果的“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电脑版|手机版

主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网站地图]

琼ICP备18000661号-3

琼公网安备:4601070200006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2

联系电话:0898-65315615

联系邮箱:nytxxzx@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