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7月3日消息(记者 易帆)7月3日一早,全国热带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培训班在海南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田头开班。培训现场围绕天然橡胶、菠萝、木薯、甘蔗等几个典型的热带作物品种,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的演示观摩,重点展示了耕种、植保、收获等环节的30余台先进的机具,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机企业自主研发的木薯起垄种植机,多功能甘蔗中耕培土机、菠萝采收机等创新成果,让人大开眼界,科技感直接拉满。来自广西、广东、云南、江西、福建、四川、浙江等多个省份的农机服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会,行业专家以全国热作主产区的代表一道观摩交流,开展现场指导与专题授课。
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的演示观摩现场。记者 林鸿羽 摄
与会人员观摩遥控式割草机。记者 易帆 摄
“看,这一台设备能轻松穿梭田间完成菠萝采收,且在采收过程中,机械臂的摄像头采集菠萝视频数据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菠萝是否成熟。”现场,一款菠萝采收机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研发企业工作人员介绍道,菠萝的采收和转运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大,加之菠萝成熟季节采摘工人紧缺,推行机械化采收和转运能够减轻工人劳作强度,缓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现场展示菠萝苗移栽机械设备。记者 易帆 摄
在观摩现场的另一头,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生产岗位科学家张喜瑞掏出手机简单操作后,绑在橡胶树上的智能割胶机“齐刷刷”地开始割胶作业,颇为壮观。“只要在手机上设定好割胶的时间和范围,时间一到机器自行运转,远程就可以实现割胶作业。”张喜瑞介绍,割胶往往都在凌晨,割胶工人非常辛苦,在现如今割胶工人紧缺的情况下,这样的智能机械化装备就可以解放双手,实现“一键远程托管”。目前,该款设备已经在海南儋州、琼中等多个市县已经推广1.7万台,今年内还将推广至3万台。
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的演示观摩现场。记者 林鸿羽 摄
当天,与会人员还观摩了木薯起垄种植机、木薯采收机、多功能甘蔗中耕培土机等农机设备,交流学习全程机械化技术。
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的演示观摩现场。记者 林鸿羽 摄
热带作物是我国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涵盖天然橡胶、香蕉、菠萝、芒果、木薯、咖啡、甘蔗等丰富的品类。近年来在产业政策的支持和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我国热带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稳步的扩大,2023年主要热带作物的面积已经达到了7400多万亩,产量达到4000多万吨,较5年前分别增长了8.9%和23%以上,为保障国家粮国国家资源安全,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推动农民的增收致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的演示观摩现场。记者 林鸿羽 摄
与会人员了解智能割胶设备。记者 易帆 摄
但由于热带作物多分布于在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区,地形复杂的区域,且种植的模式是多样的,农业要求非常特殊,传统的机械难以适应,导致耕种收等关键环节,对机械化的产品总体是偏低的,比如天然的橡胶及割胶的环节仍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效率比较低,菠萝、木薯等作物的种植和采收环节也主要依赖人工成本也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制约热带作物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各省市的农机人员热作机械的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能力,促进产学研配紧密结合,汇集资源,形成合力,推动热作产业健康的发展。
与会人员观摩深翻机。记者 易帆 摄
海南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副站长王辉介绍,下一步海南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将继续支持热带作物全程机械化应用研究工作,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渠道,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度。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