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动态

海南稳步推进耕地土壤酸化治理

  • 发布日期:2025-01-22 09:50
  • 来源: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粮食产量的高低,还关系到农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为进一步保护提升耕地质量,近年来海南通过试点示范,稳步推进耕地土壤酸化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海南耕地土壤偏酸的成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气候因素。海南岛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沛,高温湿热,导致有机质分解强烈,土壤发育程度强,脱硅富铝化程度高,导致土壤总体偏酸;海南年均降水量为1500-2500毫米,降雨量大、频次高也是导致耕地土壤酸化的因素,高强度降水会淋失土壤中的钙、镁、钾等碱性阳离子,使得土壤中氢离子和铝离子等酸性阳离子相对增加,导致耕地土壤酸化。

二是农业生产影响。海南光热条件优越,作物可全年生长,但人均耕地仅为0.7亩,复种指数常年为近200%,且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施用量偏高且存在结构不合理现象,尿素、过磷酸钙等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和土壤偏酸。特别是海南的水田,因其排灌条件较好,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双造、单造、三造等连作制和冬季瓜菜-水稻轮作等多熟轮作制,水田极少休耕,因而成片分布的水田土壤 pH 总体不高。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实施耕地修复改良与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示范区比常规施肥减少化肥用量5.5%以上,提高土壤 pH 0.3个单位,增产7.7%。通过开展不同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作物秸秆、绿肥,以及畜禽粪肥等不同有机肥在香蕉和冬季瓜菜等作物施用的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有机肥可提高作物产量5%-20%,土壤有机质相对含量提高5%;引进和研制适合海南土壤和主要作物的新型肥料,建立与新型肥料品种配套的科学使用技术体系,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新型肥料可整体提高产量10%以上,土壤有机质提高5%以上。

澄迈县作为海南土壤三普的试点县,202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开展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根据普查成果分析,该县又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强酸化耕地治理,兼顾土壤瘠薄、潜育化等问题,持续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助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以来,澄迈县聚焦土壤pH<5.5的强酸性耕地,三年计划治理24万亩次。通过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及“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两种培肥改酸模式,实现土壤pH值平均增加0.5个单位,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5等左右,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0%以上。截至2024年12月,该县已举办69场培训,提升了农民意识,为后续耕地土壤酸化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澄迈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杨应宁称,通过对比试验可以看出,“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两个处理,不仅能提高土壤pH值和水稻产量,而且对土壤养分也有一定提升,试验结果为下一步酸化耕地治理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澄迈将通过试点引领,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推进机制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耕地酸化治理是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的重点,海南将进一步提高对耕地酸化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好酸化耕地总体情况摸底,弄清土壤酸化原因、程度和演进趋势,做好技术分析,做好试点技术成效总结,做好统筹结合,谋划重点项目。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雍敏 邓卫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电脑版|手机版

主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网站地图]

琼ICP备07002109号-1

琼公网安备:4601070200006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2

联系电话:0898-65315615

联系邮箱:nytxxzx@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