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 行政通知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生态有机茶园田间种植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23-09-15 18:08
  • 来源:


琼农字2023327


市、县、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海南省雨林大叶茶全产业链发展,挖掘海南雨林大叶茶的优异特性,按照“小而美、美而精”的发展思路,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现将《生态有机茶园田间种植管理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工作。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3911

(此件主动公开)


生态有机茶园田间种植管理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的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自贸港现代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挖掘茶叶的优异特性,按照“小而美、美而精”的发展思路,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建设好生态有机茶园,特制订本指导意见。

一、茶园管理

(一)土壤管理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不断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将修剪枝叶和未结籽的杂草作为覆盖物,外来覆盖材料如作物秸秆等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采取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结合施肥、除草等农事操作,深浅耕相结合,提高土壤疏松透气性,改良土壤性质。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提倡放养蚯蚓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但微生物不能是基因工程产品。

行距较宽、幼龄或台刈改造的茶园,优先间作豆科绿肥,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但间作的绿肥或作物不能是转基因产品。

土壤pH值低于4.5的茶园施用白云石粉等矿物质,而高于6.0的茶园可使用硫磺粉或硫酸亚铁调节土壤pH值至4.56.0的适宜范围。增施有机肥、黄腐酸钾有利于稳定土壤性质,提高茶树的肥料利用率。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NY5199的要求。

(二)茶园修剪

1.定型修剪

幼龄茶园或经台刈改造的茶园,须经2-3次定型修剪和一次整形修剪,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大采摘蓬面的丰产树型。这期间要求封园养蓬,杜绝以采代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当苗高30cm左右,枝梢半木质化,用枝剪离地面15-20cm处剪去茶树主枝。

第二次定型修剪:苗高50-55cm,新梢半木质化,用枝剪离地面35-40cm处修剪,剪去次生主梢,修剪时注意留养外侧腋芽,使分枝向外生长。

第三次定型修剪:苗高60-70cm以上,新梢半木质化,用大平剪或修剪机离地面55-60cm处修剪,剪成平形或弧形的树冠。

第四次修剪为整形修剪,新梢半木质化,用大平剪或修剪机离地面75-80cm处修剪,剪成平形或弧形的树冠,即可开采。

2.茶树修剪

轻修剪:茶园正式投产后,每年茶季结束,于11-12月对树冠进行一次整型修剪,在上年修剪基础上提高3-5cm

深修剪:根据茶树生长势每隔2-3年进行一次,修剪深度15-20cm,以剪除“刷把枝”、“鸡爪枝”为原则。

轻、深修剪是茶园常规生产措施,有利于培育和保持茶园丰产树型;同时对茶树根部爬地枝等无效枝条应经常进行清除,对覆盖度极高的平地茶园进行茶行边缘修剪,茶行间经常保持20cm左右间隙,有利于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为害。

重修剪:当茶园多年投采后,茶树树势衰退,萌芽力降低,产量效益明显下降时,须进行重修剪,一般掌握在树高1/2—1/3处进行,在春茶后夏茶前进行。

台刈:茶树树势严重衰退,多数树梢已丧失萌芽能力,产量急剧下降,须进行台刈更新,即离地面20cm左右锯除树冠,锯口要平滑。一般在春茶后进行较好。对古茶园、古茶树应注意保护,合理采摘,不进行台刈。

茶园重修剪、台刈改造后,必须加强肥培管理,开沟施用有机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kg以上,茶叶专用有机肥200kg以上,及时补充养分,促进茶树生长,恢复树势。

(三)茶园耕锄

茶园耕锄分为深耕和浅耕。浅耕的主要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除去杂草,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深耕主要促成茶行间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促进根系的生育。

技术标准:浅耕3-8厘米,深耕30-30厘米。

一年中茶园耕锄分三次进行:①春茶后浅耕;②夏茶后浅耕;③秋茶后深耕,并结合施基肥。

(四)施肥

1.肥料种类

有机肥,指无公害化处理的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及有机茶专用肥。但有机肥料的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1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量

项目

浓度限值

30 mg/kg

5 mg/kg

3 mg/kg

70 mg/kg

60 mg/kg

250 mg/kg

六六六

0.2 mg/kg

滴滴涕

0.2 mg/kg

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微量元素肥料在确认茶树有潜在缺素危险时作叶面肥喷施。

微生物肥料应是非基因工程产物,并符合NY227的要求。

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和限制使用的物质见附录A

2.施肥方法

基肥一般每亩施农家有机肥1000kg2000kg,或施用有机肥200kg400kg,必要时配施一定数量的矿物源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采用腐熟后的有机液肥,在根际浇施;或每亩每次施有机肥100kg左右,在茶叶开采前30-4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施后覆土。

叶面肥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合理使用,在茶叶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

二、病、虫、草害防治

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物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允许、限制使用的物质与方法见附录C

(一)农业防治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

分批多次采茶,采除小绿叶蝉、茶角盲蝽、茶蚜、茶饼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抑制其种群发展;通过修剪,剪除分布在茶丛中上部的病虫。

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数量。

将茶树根际落叶和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防治叶病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

(二)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卷叶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危害。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或糖醋诱杀。

(三)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蛙类、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允许有条件地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

(四)农药使用规则

禁止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源农药宜在病虫害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使用。矿物源农药应严格控制在非采茶季节使用。

从国外或外地引种时,必须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随种子或苗木带入。

茶园禁限用农药清单见附录D


附录A有机茶园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和限制使用的物质

类别

名称

使用条件

有机农业体系生产的物质

农家肥

允许使用

茶树修剪枝叶

允许使用

绿肥

允许使用

非有机农业体系生产的物质

茶树修剪枝叶、绿肥和作物秸秆

限制使用

农家肥(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家畜粪尿等)

限制使用

饼肥(包括菜籽饼、豆籽饼、棉籽饼、芝麻饼、花生饼等)

限制使用

充分腐熟的人粪尿

只能用于浇施茶树根部,不能用作叶面肥

未经化学处理木材产生的木料、树皮、锯屑、刨花、木灰和木炭等

限制使用

海草及其用物理方法生产的产品

限制使用

未掺杂防腐剂的动物血、肉、骨头和皮毛

限制使用

不含合成添加剂的食品工业副产品

限制使用

鱼粉、骨粉

限制使用

不含合成添加剂的泥炭、褐炭、风化煤等含腐殖酸类的物质

允许使用

有机茶专用肥

允许使用

矿物质

白云石粉、石灰石和白垩

用于严重酸化的土壤

碱性炉渣

限制使用,只能用于严重酸化的土壤

低氯钾矿粉

未经化学方法浓缩的允许使用

微量元素

限制使用,只作叶面肥使用

天然硫磺粉

允许使用

镁矿粉

允许使用

氯化钙、石膏

允许使用

窑灰

限制使用,只能用于严重酸化的土壤

磷矿粉

镉含量不大于90mg/kg的允许使用

泻盐类(含水硫酸岩)

允许使用

硼酸岩

允许使用

其他物质

非基因工程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固氮菌、根瘤菌、磷细菌核硅酸盐细菌肥料等)

允许使用

符合有机肥料污染物质规定,农业农村部备案的叶面肥

允许使用

未污染的植物制品及其提取物

允许使用

附录B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危害特征实物图

防治措施及规格

稀释倍数

主要防治时期和方法

茶饼病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苯丙烯菌酮)

1%申嗪霉素悬浮剂

300

600

1000

海南一般11月至翌年2月进入发病盛期。病害发生初期视天气情况,联合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倍液使用。

45%石硫合剂晶体倍液

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150


非生产季节,可喷施或进行预防。

茶炭疽病

99%矿物油乳油

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

150


海南一般4月至10月处于发病盛期

茶轮斑病

1%申嗪霉素悬浮剂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


1 0001 500

300500


海南一般3月至11月处于发病期。病害发生初期视天气情况,联合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倍液使用。

茶云纹叶枯病

99%矿物油乳油

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

150

海南一般4月至10月处于发病盛期

茶白星病

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苯丙烯菌酮)

1%申嗪霉素悬浮剂

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

600

1000

病害发生初期视天气情况,联合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倍液使用。

茶煤病

99%矿物油乳油


150

海南一般10-12月处于病发期。以防治虫害为主,控制病源。

茶角盲蝽

白僵菌

0.5%除虫菊提取物可溶液剂


800万孢子/ml

500


茶角盲蝽在海南1年发生1112代,每一代历期2791 d。全年可活动为害,常年可见卵、若虫和成虫,无明显越冬现象,在海南8—11月为害最重。于傍晚喷施药剂防治效果较佳。

茶小绿叶蝉

0.5%除虫菊提取物可溶液剂

1.6%狼毒水乳剂


500

1000

茶小绿叶蝉发生初期进行防治,连防1-2次。


茶蚜

黄板诱杀法

1.6%狼毒水乳剂

225300/hm²

1000

茶蚜危害相对较轻阶段

茶黑刺粉虱

1.6%狼毒水乳剂

1000

茶黑刺粉虱成虫期使用


附录C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允许、限制使用的物质与方法

种类

名称

使用条件


多抗霉素(多氧霉素)

限量使用

浏阳霉素

限量使用

华光霉素

限量使用

春雷霉素

限量使用

白僵菌

限量使用

绿僵菌

限量使用

苏云金杆菌

限量使用

核型多角体病毒

限量使用

颗粒体病毒

限量使用

枯草芽孢杆菌

限量使用

哈茨木霉菌

限量使用

性信息素

限量使用

利它素

限量使用

寄生性天敌动物,如赤眼蜂、昆虫病原线虫

限量使用

捕食性天敌动物,如瓢虫、捕食螨、天敌蜘蛛

限量使用

苦参碱

限量使用

鱼藤酮

限量使用

除虫菊素

限量使用

印楝素

限量使用

植物油

限量使用

狼毒素

限量使用

烟叶水

只限于非采茶季节

石硫合剂

限量使用

硫悬浮剂

非生产季节使用

可湿性硫

非生产季节使用

硫酸铜

非生产季节使用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非生产季节使用

石油乳油

非生产季节使用

二氧化碳

允许使用

明胶

允许使用

糖醋

允许使用

卵磷脂

允许使用

蚁酸

允许使用

软皂

允许使用

热法消毒

允许使用

机械诱捕

允许使用

灯光诱捕

允许使用

色板诱杀

允许使用

漂白粉

限制使用

生石灰

限制使用

硅藻土

限制使用


附录D茶园禁限用农药清单

一、国家明令禁限使用的农药(53种):砷类、杀虫脒、铅类、六六六、磷胺、久效磷、甲基对硫磷、氟乙酰胺、氟乙酸钠、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对硫磷、毒鼠强、毒鼠硅、毒杀芬、艾氏剂、敌枯双、狄氏剂、滴滴涕、除草醚、甲胺磷、汞制剂、甘氟、三氯杀螨醇、八氯二丙醚、苯线磷、硫线磷、磷化锌、磷化镁、磷化钙、治螟磷、蝇毒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地虫硫磷、硫丹、溴甲烷、草甘膦混配水剂(<30%)、百草枯、氯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甲磺隆、胺苯磺隆、杀扑磷、2,4-滴丁酯、氟虫胺、氯丹、灭蚊灵、六氯苯、林丹、磷化铝、氯化苦。

二、国家明令在茶树上禁止使用的农药(18种):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硫丹、灭多威、氟虫腈、氯化苦、溴甲烷、乙酰甲胺磷、乐果、丁硫克百威。

三、欧盟及日本等生态茶园禁用农药(69种):阿维菌素、草甘膦、草铵膦(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辛硫磷、多菌灵、溴氰菊酯、三唑磷、敌百虫、杀虫单、杀虫双、杀虫环、氯丹、异丙威、敌敌畏、杀螟硫磷、甲氰菊酯、盐酸吗啉胍、灭幼脲、丙溴磷、恶霜灵、敌磺钠、乙硫磷、杀草强、唑硫酸、硫菌灵、六氯苯、杀螟丹、喹硫磷、溴螨酯、氯唑磷、定虫隆、嘧啶磷、敌菌灵、有效霉素、甲基胂酸、灭锈胺、苯噻草胺、异丙甲草胺、扑草净、丁草胺、稀禾定、吡氟禾草灵、吡氟氯禾灵、恶唑禾草灵、喹禾灵、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氯炔草灵、灭草猛、哌草丹、野草枯、氰草津、莠灭净、环嗪酮、乙羧氟草醚、草除灵、245-涕、氟节胺,抑芽唑、蜗螺杀、乙拌磷、乙烯、茚虫威、杀扑磷、异硫磷、安特灵、联苯菊酯。

四、水溶性农药(47):吡虫啉、啶虫脒、三唑磷、毒死蜱、辛硫磷、乙硫磷、氯噻啉、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多菌灵、敌百虫、杀虫单、杀虫双、杀虫环、氯丹、异丙威、敌敌畏、灭幼脲、丙溴磷、恶霜灵、敌磺钠、唑硫酸、硫菌灵、六氯苯、杀螟丹、喹硫磷、溴螨酯、定虫隆、嘧啶磷、敌菌灵、灭锈胺、蜗螺杀、乙拌磷、灭菌丹、烯啶虫胺、阿维菌素、戊吡虫胍、氟啶虫胺、杀螟硫磷、甲氰菊酯、有效霉素、甲基胂酸、盐酸吗啉胍、氟吡呋喃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生态有机茶园田间种植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印发版.doc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生态有机茶园田间种植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ceb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电脑版|手机版

主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网站地图]

琼ICP备07002109号-1

琼公网安备:4601070200006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2

联系电话:0898-65315615

联系邮箱:nytxxzx@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