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黄冈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8个乡镇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管工业园区,总人口40万人,区域面积353平方公里。
2018年,黄州区被湖北省确定为厕所革命试点县市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其融入长江大保护战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等统筹推进,计划三年时间投入资金3.6亿元进行厕所革命。目前,全区已投资1.5亿元,建成乡镇公厕12座、村组公厕388座,完成农户厕所改造27710座,拆除旱厕14362座。
党组织领头:提升厕所革命组织力
如何把中央的好政策在基层落实到位?如何让群众在厕所革命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如何让工作经得起组织、群众和历史的检验?黄州区始终注重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抓书记、书记抓,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2017年,黄州区提出开展以农村户厕改造为主的厕所革命。2018年,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政委、区长为指挥长的厕所革命建设工程指挥部,抽调了4名县级领导、12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把最精干的力量用在重要工作上。
黄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区级领导包乡镇、区直部门包村、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干”的工作机制,区委书记以身示范,带头进村入户做群众工作、听群众心声,遍访工作推进迟缓的后进村,调研剖析问题,现场研究解决,区四套班子成员深入各自联系的乡镇街道和村庄蹲点解决难题。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打消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顾虑,确保改厕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党员干部是厕所革命的指挥者。厕所革命工作启动初期,有些农民群众对改厕意义、作用、政策不甚了解,对拆除旱厕、新建水冲式化粪池心存抵触,不配合、不支持。村支部书记和乡镇干部不分白天黑夜深入村组,召开户主会、板凳会、培训交流会,做思想工作,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改厕。”黄州区委书记骆志勇说。
陈策楼镇盂钵桥村,13个村民小组1500多人,为引导群众改厕,村支部书记两个多月来白天抓改厕建设,晚上到小组开村民座谈会,一个一个小组讨论,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最终把群众激情全部调动起来,在全区率先完成了农户改厕工作任务。
堵城镇江咀村,60多岁的老党员吴元舟在2019年初村级换届时,经村民推荐选举为村主任。上任伊始,面对本村改厕工作被动的局面,不顾自己年龄大、体力差的情况,一门心思扑到工作上。他率先拆除自家及亲友的旱厕,带领施工队一户一户规划建设方案。由此打开局面,群众由不理解到逐渐支持,陆续拆除旱厕600多户。
2019年6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黄州区部署开展了精准扶贫、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能人回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6项重点工作百日集中攻坚行动,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具体实践,组织全区3000余名干部自备午餐进村入户,配合村“两委”班子合力攻坚抓落实,受到了群众欢迎。
同时,对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行一周一检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拉练,明目标、找差距、抓落实,始终保持奔跑态势。区委宣传部、农业农村局、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文化旅游局、水利局等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厕所革命宣传教育、工程建设、技术指导、争资立项、文明创建等工作。将厕所革命成效作为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连续通报工作滞后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快马再加鞭,响鼓再重锤,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群众齐参与:发挥厕所革命真实效
近日,陶店乡的朱丹接到远在广东小孙子的电话后喜笑颜开。“过几天孙子放暑假就要回来了,今年放心了,孙子肯定能在家里过完暑假。”
朱丹说,因为之前家里的厕所太简陋,在大城市住习惯了的孙子每次回到老家,如厕成了难事。今年就不同了,厕所改造后,现在家里的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异味,孙子回来肯定不会吵着要走了。
类似的例子很多,从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成了黄州区改善农村几千年以来如厕习惯的法宝。
黄州区某村组公厕
黄州区陈策楼镇杜家林村户厕改造完成得早,漂亮的村级公厕也建好了,然而拆除村民旱厕时,却遇到不小阻力。问原因,村民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说。原来,虽然家家都有干净的水冲式厕所,但一些年纪大的村民还是不习惯在“家里蹲”,喜欢在“外面蹲”。可现在一个村只有一座公厕,一旦拆掉旱厕,“外面蹲”就不方便了。
怎么办?既要逐步改变农民习惯,也要尽量尊重习俗。按上级要求,黄州区只需建设116个村级公厕,但区里研究决定,增建388个组级公厕,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也为拆除旱厕打消了群众顾虑。
在一些城郊社区,居民住房间距小,没有一家一户建化粪池的空间,只能建设村级大三格式化粪池。建在哪里?如何建?指挥部没有搞简单指定,而是充分征求村民意见。
“针对地形条件不一的情况,让农民自己商量、自己决策,村委会讨论,大三格式化粪池到底建在哪里合适。”黄州区副区长王立三说。
据了解,目前黄州区已建成大三格式化粪池100多个,解决了5936户无地建化粪池的问题。此外,为解决土质疏松地段无法建设砖砌化粪池的问题,安装一体化成品池2200个;根据地形条件,在保证容积率的前提下分别建造了不规则化粪池1020个。
提高群众意识是关键。黄州区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组织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到厕所革命中。区乡两级召开工作动员会、培训会、推进会60多场,各村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260多场,厕所革命宣传栏到村到组,印发宣传册6万余份,使开展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政策、方案及建厕、改厕、管厕、护厕知识等家喻户晓。
为指导村民改厕,指挥部还编印了《砖砌水泥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技术要领》《一体化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技术要领》《无厕户改建水冲式厕所技术要领》《农户户厕粪污分离改造技术要领》等,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建设标准一清二楚,让大家愿用、会用、管用。
黄州区还把“文明如厕”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的重要内容,做到厕所改到户、管到户、评到户。制定《黄州区农村户厕村民自治管理办法》,坚持小组半月一户评、村级一月一通报、乡级一季一评比、区级半年一总结的工作机制。对厕所卫生环境好、如厕习惯好的先进农户奖励洁厕净、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以身边人教育人。
黄州区路口镇某生活污水处理站
健全机制:统筹调动各方资源要素
作为湖北省厕所革命2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黄州区委、区政府把厕所革命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生态工程,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完善投入机制、坚持规划先行,建立管护机制,集中资源力量,全域开展厕所革命。
黄州区坚持高起点规划,绘好厕所革命工笔画,努力做到一次投资、一步到位、一劳永逸。把厕所革命与长江大保护、城市大发展、环境大整治结合起来,实行市区一体、城乡一体、中长规划与当前开发一体,剔除农村区域内产业园区、生态产业园区已拆或即将拆除的村组,调整增加城区3个街道的居民户厕,做到应改尽改、宜改则改,防止先建后拆、浪费资源。在全面摸底调查基础上,精准确定全区7个乡镇街道、79个村、514个小组、28123户列入改厕范围。全区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厕所标识、统一定标补助、统一管理运营。
按照规划,全区厕所革命概算投资需要3.6亿元,投入压力较大。为此,黄州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政府的基础性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破解工程筹资难题。
在财政投入方面,挤出1.5亿元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支撑公厕建设、户厕改造和管网终端运营维护。按照乡镇公厕每座17.8万元、村级公厕每座8.7万元、组级公厕每座6.43万元的标准,对规划内的12座乡镇公厕、388座村组公厕实行兜底建设。在湖北省级每户补助400元(精准扶贫户500元)的基础上,区级财政每户再补600元,助力农民户厕改造。对已建成的乡、村公厕,由区级财政按每座每年3000元的标准统筹安排管护费,由所在乡、村负责水电费、清运费。
在农民自筹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性,一些农民自主新建、改建户厕,并按照标准建设化粪池,维护好厕改区域卫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民累计投工7万余个、个人投入近1000万元。
在公共厕所管理方面,实行“区级主导、乡镇主体、村级协助”综合管理机制,由区、乡、村三级共建共管,实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目标,防止农村公厕成为新的“脏乱差”,确保管护有序,长久发挥效益。
“我们以乡镇为单位,由乡镇政府选聘服务能力强的保洁公司统一集中管理农村公共厕所,实行定人(每人管护不超过8座公厕)、定责、定酬、定考核的‘四定’责任制度。区爱卫办负责全区乡镇农村公厕管理,实行季度考核与厕所管理奖补资金相挂钩。乡镇卫生院负责农村公厕日常的监管工作。”黄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道军说。
针对农村污水管理,引入了浙江双良商达公司到黄州进行农村公厕、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终端项目建设。按合同要求,该公司将在黄州组建“农村污水治理运维中心”,负责农村户厕及污水管网收集、智能化处理,做好厕所改造、粪污无害化和污水处理的“后半篇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