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海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专栏 > 技术标准

【技术擂台】缺水山区改厕怎么改?贵州省剑河县的实践探索具有推广价值

  • 发布日期:2019-12-13 16:19
  • 来源:


    日前,第一届全国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本次大赛由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院主办,经过现场展示与答辩,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其中,由贵州省剑河县农业农村局申报、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推荐的“剑河县缺水山区改厕和厕所粪污庭院消纳及大田回用模式”,荣获应用推广项目组一等奖。


    据了解,该成果是在中国农科院联盟重大专项“农村改厕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的支持下,由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乡村环境建设团队为主研发形成,该项成果是针对农民意愿、农村特点、区域资源环境禀赋要求等三个问题,提出分散居住改厕模式、农家乐污水综合治理模式、集中居住改厕模式三套模式,搭建了“改厕示范及粪污利用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了“政府—科研—企业—农民”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郑向群表示,成果目前已经在贵州剑河得到了示范应用,后期将推广10000户规模。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对该模式表示了肯定:“三大模式搞得好!”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中部。距省城贵阳294公里,总面积2176平方公里。当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季节性缺水严重,夏季降雨丰富但旱灾频发,主要靠水库5月—10月蓄水解决农村供水问题。郑向群介绍说,剑河项目的总体思路是以节水为目标,以改厕为纽带,以构建厕所污水农户庭院利用模式、大田利用模式为手段,以免冲、少水冲厕所改造技术减少农户冲厕用水,以厕所污水和生活污水回用庭院和农田方式减少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在实现如厕环境洁净化、厕所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垃圾和污水治理,基于农村生产生活一体化,实现农村生活废弃物就地高效利用,构建最优的农村环境物质流循环系统。

厕屋建设现场

成功构建适宜当地的三大改厕模式

1.分散居住改厕模式(散户改厕+生态庭院模式)

模式特点:

  • 针对当地农民生活习惯、气候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特点,采用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开发出一体化堆肥旱厕、新型旱厕改造、雨水回用型厕所等一系列水旱厕技术和产品。

  • 基于分散居住的农户,采用新型旱厕+雨水回用型厕所+节水厕所技术收集和预处理粪污,利用农户小菜园、小果园消纳粪污,构建了分散农户改厕与粪污消纳模式。

散户厕所改造技术、产品包括:

  • 一体化旱厕。

  • 传统旱厕改造:厕屋改造,堵臭遮污开合蹬便器、贮粪池。

  • 节水型水厕:厕屋改造,蹲便器,水箱,三格化粪池。

  • 庭院消纳:以小菜园、小果园、小湿地构建厕所粪污消纳系统。

具体模式如图:


单户改厕技术模式图

技术要点

2.农家乐污水综合治理模式(生活污水高效处理利用模式)

模式特点:

  • 针对乡村旅游,采用新型化粪池和净化槽相结合,淡季利用化粪池消纳厕所粪污,旺季利用净化槽统一处理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出水进入农家乐小菜园,为旅游者提供绿色蔬菜,构建了农家乐污水综合处理与利用模式。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

农家乐规划平面图

技术要点

3.集中居住改厕模式(集中处理+大田回用模式)

模式特点:

  • 针对居住密集的自然村,采用单户储粪池改造、利用当地地势落差,统一纳管收集、田间大三格化粪池集中处理粪污,液肥直接还田,固体残渣堆肥还田,构建了“集中处理+大田回用”模式。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

集中处理+大田回用模式规划图


技术要点

改厕示范及粪污利用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针对19个改厕示范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了改厕大数据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改厕技术与模式的自动筛选分析,改厕技术产品的优选与适配性评估,改厕效果的实时监测等基本功能。

农村改厕大数据管理信息平台界面

改厕技术数据的实时分析界面 

工作模式

政府层面: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上下协动,县农业农村局主抓落实。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深入一线亲自推动;县农业农村局扎根村里,实地解决问题。 

各级领导现场调研、指导

    联盟层面:

  • 依托“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精心挑选广州桢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负责建设,提供产品、模式集成。同时,联盟组织行业专家、科研人员等提供现场技术指导,推动项目的实施与完善。

企业负责人亲自动手,村民主动参与,热情高涨

村集体层面:

  • 村支书负责落实,农民主动投工投劳,“农民建设,农民受益”。

剑河县自2019年8月实施“厕所革命”以来,全县实施户厕改造2万户。截止2019年10月底,全县户厕建设改造动工10129户,竣工8417户,村级公厕动工124个,完工63个。后期将推广该模式1万户。

按照“应改尽改”原则,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1万余户的改厕工作,农民对三大技术模式非常满意,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如厕习惯。充分说明剑河的改厕模式是成功的,是受当地老百姓欢迎的。农民说:“把厕所改成打佬村那样就行了!”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