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学历教育贯通体系,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施,4月中旬,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教育厅联合海南开放大学等多家单位,在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召开“高素质农民培育学习成果与中专学历教育学分认定转换专题协调会”。
近年来,随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高素质农民对培训+专业能力+学历的认证需求日益迫切。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通过各类培训,培育了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但如何将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贯通衔接仍存在制度设计和现实需求脱节难题。为此,经省教育厅、省开放大学、省农培中心等多家单位多次沟通与探讨,决定先行试点,推动建立“培训成果认证-学分积累转换-学历教育衔接”的全链条机制,为我省农民的非学历培训搭建“技能提升+学历晋升”的双通道。
会上,各方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训学习成果与中专学历教育认证转换工作协调事项展开深入探讨,内容涉及试点选择标准、成立专业委员会、职责分工、实施方案编制、学分认定标准与转换实施细则草案制定等关键方面。此外,为汲取先进经验,计划赴宁夏等省份调研学分银行建设成果,学习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搭建、成果认证等先进模式。
省农业农村厅促进处负责人提出,构建新型农民终身教育体系,要重点推进跨部门课程互认标准建设,制定“学分银行”管理规范与运行机制。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负责人强调,需统筹多方资源,加强协同联动,试点选择推行“两优先”原则:优先选择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社区教育示范区,形成经验后全省推广。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指出,当前工作关键在于制定标准、明晰流程以及实现成果数字化管理,面向未来探索构建智能化“数字人才管理”体系。
王开俭书记强调,要推进培育成果与学历教育互认,核心在于突破传统学历教育的固化思维,构建“以用促学、学用结合”培养模式。教学课程设计和成果运用应注重实用性,激发农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快“学分银行”建设,搭建集培训认证、学分存储、学历提升于一体的终身学习平台,将素质培养与技能提升有机融合,让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凭借“技能积分”实现学历跃升。
此次会议的圆满召开,标志着海南省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与中专学历教育”互认机制取得关键性突破。通过创新构建互认衔接机制,畅通“培训+学历贯通培养”渠道,将实现高素质农民培养与学历提升的有机融合,为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海南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王开俭,省农业农村厅促进处、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省农培中心主要负责人,中国热科院橡胶所、宁夏工匠职业教育研究院海南分院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会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