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SUPERVISION

[麦收时节·双行线] 麦田守望者

发布日期:2018-01-17 11:24 来源: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当农村的成年劳动力纷纷放下镰刀锄头,扛起行囊奔赴遥远的大城市,开启一段漫漫追梦之旅,留在家乡的,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年幼天真的孩子。又到麦收时节,麦收如何进行?是年迈的身躯继续辛劳,还是召唤城里的孩子们回乡劳作?已过而立之年,面对身后熟悉的土地,在城里打工的人们,是选择继续出走还是留守?

 

  夏收时节,晚上十点,安徽寿县窑口镇真武村。记者打着手电筒,脚步声几乎吵醒了整个村子。因为之前赶了进度,这个晚上,村民们很早就准备睡下了。

 

  江俊昌:这天一般吃个饭,洗个澡就睡了,八九点钟。

 

  记者:早上起得早呗。

 

  江俊昌:四点半、五点钟。

 

  说话的人,叫江俊昌,今年31岁。一年前,他还是中国近三亿农民工中的一员。但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近70的父母,去年他带着妻子离开了厦门,告别了十多年外出打工的生活,回家做起了小生意,第一次踏踏实实的张罗家里的夏收。

 

  江俊昌:厦门睡的晚,有时候加班得到8点来钟,吃吃夜宵、玩一会,得十一二点才能睡觉。在老家就不一样了,躺在床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记者:累了是吧?

 

  江俊昌:对。

 

  记者:会不会想念以前在城市里晚上喝喝啤酒什么的?

 

  江俊昌:(笑)回来时间久了也会怀念一下。毕竟在那待那么久了。

 

  相比于夜晚的宁静,收割机的轰鸣声,才是大家熟悉的夏收声音。在相邻的安丰塘镇,44岁的徐明和妻子拥有两台收割机,作为当地合作社农机队八、九十个农机手中的一员,他们过去十年里每年这个时候都从打工的上海回到家中,忙活十几天,割完几百亩麦田。

 

  徐明:早上4点多就起来保养机械,晚上到九点多、十点钟。签合同的时候都说好的,每年两个月的假期,五月底和秋后。

 

  记者:您周围的村民回来(夏收)的多吗?

 

  徐明:不多。现在不都是留守的多,六七十岁、五六十岁的。

 

  去年夏收,徐明靠着这份工,赚了3万多块钱,比起在上海安装、维修空调每个月四、五千的收入,挣钱的效率高的多。更重要的是,对于他来说,广阔的麦田、饱满的麦穗,反而是值得怀念的。

 

  徐明:土地要是有多的,就不打算再出去了,搁外头还是不方便。

 

  记者:其实跟土地还是有很深的感情?

 

  徐明:那肯定的,农民嘛,农民哪有不爱土地的。

 

  现场声:开门

 

  徐明母亲:(笑)来。

 

  记者:您好。

 

  徐明是家里的独子。十七岁就去上海打工。父亲去世的早,每年农忙时,因为他的归来,都会成为他七十多岁的母亲最开心的光景。

 

  徐明:那时候(过去)回来全靠人力,现在都是机械。

 

  记者:那时候阿姨还能跟着忙活忙活?

 

  徐明:现在还跟着收地呢。

 

  徐明母亲:对。(笑)

 

  徐明:农村老年人不都这样嘛。

 

  如今的夏收,已经很难看到农民们拿着镰刀、弯腰割麦的场景了。像江俊昌这样的普通村民,每天的任务,就是坐在田里,看着徐明这样的农机手忙活,然后将割好的麦子运回家、晾晒、拿去卖。

 

  白天看到江俊昌时,他正和村民们坐在三轮上聊天,晒得黝黑,却也有几分悠闲。

 

  江俊昌:都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早一点晚一点,反正用收割机、耕地有旋耕机……

 

  不当农机手,光靠家里的几亩地,显然比不上在城里一个月三千多的收入。所以,江俊昌的父亲为儿子回来高兴,但也有点担心。

 

  江俊昌父亲:肯定支持。忙的时候,我们年龄大了,体力跟不上了,小孩回来帮忙肯定好些。

 

  记者:你是希望他出去打工还是留在家里啊?

 

  江俊昌父亲:那,农闲的时候,还是出去搞搞好。在家光靠地不行。

 

  江俊昌:家里肯定没有外面好,现在在家里做点小生意,卖点水果、蔬菜。

 

  记者:怎么样?

 

  江俊昌:哎呀,马马虎虎过日子。(笑)

 

  清华大学的一项中国城镇化调查报告显示,70%的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就业。但因为家庭,江俊昌不得不选择离开城市,适应新的生活。徐明则是例外,他正憧憬着一两年后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多承包几块地的日子。

 

  徐明:如果真正国家土地平整成块了,也好管理。现在都有农机站指导。不像以前种地,不讲科学,乱种一气。

 

  徐明的小儿子在县城里上四年级,说到爸爸可能会回来,虎头虎脑的小子低着头咧开了嘴,食指扣在一起,脚也不知往哪放了。

 

  徐明:脚放下来。

 

  记者:希望你爸回来吗?

 

  徐明小儿子:希望。长期回来。想他呗。

 

  这就是中国的农村,年幼的孩子希望父母陪在身边,懵懂的青年总想奔向城市,待到三十而立却猛然发现,自己的根仍在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但回还是不回,回不回得去,却难以回答。

 

  黢黑的夜里,当江俊昌和父母围坐在一起,最开心的笑声,出现在回忆的时刻。

 

  江俊昌:一刚毕业去上海,稀里糊涂就跟同学一起出去了,自己也不知道出去干嘛。

 

  江俊昌父亲:家里也不知道去干嘛,还以为去上学去了。

 

  记者:骗老爸?

 

  江俊昌:(笑)

 

  江俊昌父亲:那次没闯出名堂。

 

  江俊昌:回来糟蹋不成人样。把被子都扔掉了。

 

  面对不同的打工经历、不同的未来选择,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纠结、无奈,当然也包括憧憬和希望。小农耕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化大潮的来袭,使得这一切似乎难以避免,更多的人还将面临这样的选择,作出不同的决定。那么,作为采访者,记者庄胜春对此有着怎样的感受?

 

  庄胜春:见到江俊昌的时候,他正和几个同村的村民坐在三轮上,看着不远处轰轰作业的收割机。知道我们是记者,他们的疑问首先指向了对面化工厂冒着灰烟的烟囱。麦收时节,村里的头等大事除了收麦子,就是禁烧秸秆。甚至所有干部都取消假日,分组蹲点。他们的问题是:不让我们烧秸秆可以,但为什么这烟囱还在冒着烟,谁的污染更大?

 

  正像这样,当收割机取代镰刀,当工厂紧连农田,农民们有所受益、却也充满焦虑和疑问。类似的问题还包括,为什么我能在城市里挥洒汗水、赚到更多的钱,却难以在那里扎根,哪怕身边的城里人没有自己优秀?

 

  答案太过复杂,但现实是,他们中的多数人必须面对要不要回村、回不回得去的问题。报道中的两位主人公殊途同归,但更多的人仍在矛盾中纠结。在对他们的采访结束、道别时,几乎都有这样一个场景——我伸出手,对方却犹豫的说,“我手脏”。这时候,你必须把手紧握过去,这一份最起码的尊重。社会也应该给与茫然中的他们,更多的尊重。

 

  麦收大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报告,去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亿6千8百94万人,12年来增长2.4%。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农民工增长3.6%,增速比外出农民工的1.7%高一倍。

 

  中国之声观察员白中华点评:近来农民工倒流返乡固然有城市生存和就业压力加大,故土难离,亲情难舍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社会转型,产业调整,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城乡互动互惠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农村水、气、路、电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户籍、土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红利叠加释放,更使农业景气度不断攀升,农业农村迎来难得发展的机遇。

 

  既然是返乡创业种田,发展空间在哪?如何让种地挣钱具有长久的吸引力?是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课题,2014年中央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到俯瞰全局的高度,鼓励探索创新,支持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这预示着我国农业改革的步伐将迈得更大。制度红利,气息诱人,但如何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变成手拿把攥的实招,还有不少坎要迈,不少文章要做。

 

  麦收是很多人难忘的记忆,在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和微信上不少网友就分享了他们记忆中的麦收往事。

 

  网友戌筱卉留言说:前两天打电话回家,问妈妈麦子收了没,妈妈说,玉米都长老高了你才想起来问麦子收了没有。突然感觉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开始忙碌在没有亲人的世界,有时会遗忘他们那么久。曾经没有收割机的日子,虽然会热会累会弄伤手臂晒黑脸,但是那种一家人一起为了丰收而奋斗的日子是一种难以回去的幸福。

 

  网友即微又博说:儿时麦收记忆我之最:最喜欢———看劳累一天的人们,到了晚上在场地里谈笑风声话丰年,乘着凉爽的风,听蛙声阵阵,看月朗星稀。最讨厌———天不亮大人们就下地割麦了,到晚上做好饭等他们回来,等到天黑不回来、等到十点、十一点……真是度日如年。

 

  对于很多人来说,麦收已经是回不去的记忆。而记忆中的麦收,留下的更多是美好的瞬间,比如明亮的星、清冽的水,如今看来尤为珍贵。

 

  比如,网友武汉德德说:麦子熟了、小镇苏醒了、虫鸟苏醒了。麻雀“早、早……”叫个不停,叫声也是最不好听的;我喜欢听布谷鸟的叫声,可今年至今好象没听到过。近些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的情景不再了。

 

  (信息来源:14-06-17 央广网——中国之声)

返回列表

电脑版|手机版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府大道59号省政府大楼11楼

电话: 0898-65338099 65332905

主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承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ICP备070021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