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农业供给侧改革 > 政策文件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补短板”工作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18-01-26 15:39
  • 来源: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农林)、农机、农技(局、委、办、中心、站),厅属各有关单位:

    今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仍是国务院开展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当前我省早稻生产即将全面启动,为加快水稻生产机插秧“补短板”工作,促进我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完成农业部下达我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发展指标,现就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补短板”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早稻及晚稻育插秧关键农时,以种植机械化为重点,以规模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要对象,充分发挥农机农技部门、推广机构、骨干企业、专家团队、新型经营服务主体联动共促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达到示范装备技术、找准问题、明晰路径措施、推广典型模式、营造良好氛围的效果,带动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提升,2018年力争全省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发布一个技术指导意见。针对我省水稻生产特点,我厅制定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见附件),各市县应根据各地实际,完善细化并及时发布符合本地实际的技术指导意见,供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参考应用,通过各类媒体或“明白纸”等形式,让更多农户知晓。

    (二)举办一次现场观摩培训。各市县要根据水稻生产农时季节,及时组织举办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现场观摩演示和技术培训,结合本地水稻生产技术推广重点,以辖区内种植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主要对象,因地制宜示范培训轻型标准化育秧、机插秧、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等新装备新技术。鼓励农机产销企业自愿参与作业现场观摩活动,采取大户试用、租赁等形式,推介先进适用机具。

    (三)进行一次专家指导服务。省农业厅推介发布的《2017年海南省农业主推技术规程》已经公布了技术依托单位和联系人,各市县可与相关技术依托单位对接,邀请专家到基层开展培训授课、技术咨询、座谈交流等指导服务,支持专家与市县“结对子”,建立长期指导联系。要引导农机、农技部门的技术骨干深入种植机械化薄弱乡村,探索建立“分片包户”机制,对重点大户长期跟踪服务,直至形成自主运用机械化种植技术的能力和习惯。

    (四)提出一个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各市县要组织技术力量深入调研,切实找准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尤其是种植机械化发展的难点所在,探索解决突出问题的可行路径。以促进水稻规模种植节本增效为主要目标,研究提出作物品种、种植制度、经营规模、装备技术等相互适应、集成配套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在各类规模经营服务主体中推广应用。

    (五)开展一次集中宣传。各市县要通过广播电视、明白纸、互联网、手机微信等形式,面向重点农户宣传机械化育插秧等技术效果、本土化的技术指导意见和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并做好答疑解惑、舆论引导,不断提高宣传的生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要注意发现挖掘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媒体深入采访,把先进典型总结好宣传好,影响带动地区间相互学习借鉴。

    (六)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各市县要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南繁制种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稻公园等重点区域,探索建设1-2500亩以上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形成增添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新动能的态势,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增强对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整合农业、农机、农技等部门力量,形成合力,加强指导,精心做好水稻生产机械化“补短板”的组织推动工作,多措并举加快水稻生产播插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步伐。

    (二)加强信息报送。各市县农机主管部门要加强水稻生产机械化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及时通过简报、信息、新闻素材等形式,将本市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进展动态进度及先进典型报送省农业厅农机处。

(三)加强督导检查。省农机鉴定推广站等省农业厅直属农技推广部门要加强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摸清各市县工作开展情况,督促各市县及早谋划、及早行动。省农业厅将根据各地的工作开展情况,适时组织督导检查,确保圆满完成农业部下达的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发展目标任务。

 

附件:海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海南省农业厅

                                 2018年1月22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海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本指导意见针对海南水稻生产特点制订,旨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水平。各地应根据水稻生产实际,制订完善本土化的技术路线和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在各类规模经营服务主体中推广应用,促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一、整地准备

    (一)质量要求

    水稻机插前耕整地质量要求做到“平整、洁净、细碎、沉实”。耕整深度均匀一致,田块平整,地表高低落差不大于3cm;田面洁净,无残茬、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等;土层下碎上糊,上烂下实;田面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实而不板结,机械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

    (二)耕作模式与机具选择

    提倡秸秆还田,采用翻耕或旋耕,犁耕耕深1822cm,旋耕深度1216cm。移栽前1周左右整田,提倡旱耕或湿润旋耕,耕深要达到秸秆还田、埋茬覆盖。之后,采用水田耙或平地打浆机平整田面,沉田后达到机插前耕整地质量要求。丘陵山区可采用小型拖拉机匹配相应的旋耕机或犁整田。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整地,在泥脚较深的稻田,提倡用橡胶履带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反转旋耕灭茬机、平地打浆机等机具进行整地作业,做到田面平整,泥浆沉实后及时机插。

    翻耕或旋耕应结合施用有机肥及其他基肥,使肥料翻埋入土,或与土层混合。

    二、播种育秧

    (一)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种植季节、生产模式等选择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稳产、发芽率和分蘖力较强的适于机插的水稻品种。同时,要根据前后作物茬口选择确保能安全抽穗的水稻品种,并应考虑早稻与晚稻品种生育期合理搭配,实现双季机插高产。

    (二)育秧模式

    根据生产状况选择适宜的机插育秧模式和规模,尽可能采取集中育秧。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工厂化育秧或大棚旱育秧,也可以采用稻田旱育秧或田间泥浆育秧。早稻需要保温育秧;晚稻育秧需要遮阳防雨(以防高温高湿秧苗徒长),提高成秧率,培育壮秧。

    (三)苗床准备

    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做秧田(或大棚苗床)。按照秧田与大田1:80120的比例备足秧田。选用适宜本地区及栽插季节的水稻育秧基质或床土育秧,有条件地区提倡育秧基质育秧。育秧基质和旱育秧床土要求调酸、培肥和清毒。早稻育秧土要求pH值在4.56.0,不超过6.5;晚稻育秧床土的pH值可适当提高至5.57

    (四)适期播种

    水稻种子发芽率要求达90%以上,播种前做好晒种、脱芒、选种、药剂浸种和催芽等处理工作。根据水稻机插时间确定适期播种,早稻选择冷空气结束气温变暖时播种;晚稻根据早稻收获期及种植方式确定播期。提倡用浸种催芽机集中浸种催芽,根据机械设备和种子发芽要求设置好温度等各项指标,催芽做到“快、齐、匀、壮”。

    育秧尽可能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可选用育秧播种流水线或轨道式精量播种机械;田间泥浆育秧采用田间精密播种器播种,有条件地区提倡流水线播种,直接完成装土、洒水(包括消毒、施肥)、精密播种、覆盖表土。根据插秧机栽插行距选择相应规格秧盘,切忌使用无孔秧盘育秧,提倡使用钵形毯状秧盘,实现钵苗机插。秧盘播种洒水须达到秧盘的底土湿润,且表面无积水,盘底无滴水,播种覆土后能湿透床土。播前做好机械调试,确定适宜种子播种量、底土量和覆土量,秧盘底土厚度一般2.22.5cm,覆土厚度0.30.6cm,要求覆土均匀、不露籽。

    播种量根据品种类型、季节和秧盘规格确定。常规稻播种量标准,常规稻种子其千粒重1617g的品种,亩用种量22.1,千粒重1820g的品种亩用种量2.23。播种要求准确、均匀、不重不漏。

    (五)秧苗管理

    水分管理要保证实现旱育,根据育秧方式做好苗期管理。早稻播种后即覆膜保温育秧,并保持秧板湿润。根据气温变化掌握揭膜通风时间和揭膜程度,适时(一般21心开始)揭膜炼壮苗。膜内温度保持在1530℃之间,防止烂秧和烧苗。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尤其是立枯病和恶苗病的防治。晚稻播种后,搭建拱棚覆盖遮阳网或无纺布遮阳、防暴雨和雀害。出苗后及时揭遮阳网或无纺布,秧苗见绿后根据机插秧龄和品种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生长,一般用300ppm多效唑溶液每亩配水30kg均匀喷施。移栽前34天,天晴灌半沟水蹲苗,或放水炼苗。移栽前对秧苗喷施一次对口农药,做到带药栽插,以便有效控制大田活棵返青期的病虫害。提倡秧盘苗期施用颗粒杀虫剂,实现带药下田。

    (六)秧苗要求

    适宜机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秧根盘结不散。一般早稻叶龄3.13.5叶,苗高1218cm,秧龄2025天;晚稻叶龄3.04.0叶,苗高1220cm,秧龄1218天。

    三、机械插秧

    (一)秧苗准备

    根据机插时间和进度安排起秧时间,要求随运随栽。秧盘起秧时,先拉断穿过盘底渗水孔的少量根系,连盘带秧一并提起,再平放,然后小心卷苗脱盘,提倡采用秧苗托盘及运秧架运秧。秧苗运至田头时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避免运送过程中挤、压伤秧苗、秧块变形及折断秧苗。运到田间的待插秧苗,严防烈日照晒伤苗,应采取遮荫措施防止秧苗失水枯萎。

    (二)机械准备

    插秧前应先检查调试插秧机,调整插秧机的栽插株距、取秧量、深度,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并进行510分钟的空运转,要求插秧机各运行部件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装秧苗前须将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避免漏插。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秧箱面板,使秧块下滑顺畅。

    (三)机插要求

    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秧盘选择适宜类型的插秧机,提倡采用窄行(25cm)插秧机,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采用高速插秧机作业,提高工效和栽插质量。机插要求插苗均匀,深浅一致,一般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插秧深度在12cm,以浅栽为宜,提高低节位分蘖。

    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插秧机选择适宜种植密度。常规稻株距1216cm,每穴35株,种植密度1.72.2万穴/亩;杂交稻株距1417cm,每穴23株,种植密度1.62.0万穴/亩;超级稻机插每穴12株。

    四、田间管理

    (一)合理施肥

根据水稻目标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结合配方施肥要求,合理制定施肥量,培育高产群体。提倡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各稻区施肥量根据本地区土壤肥力状况、目标产量和品种类型确定(参考施肥量见表1)。一般有机肥料和磷肥用作基肥,在整地前可采用机械撒肥机等施肥机具施入,经耕(旋)耙施入土中。钾肥按基肥和穗肥各50%施用;氮肥按基肥50%、分蘖肥30%、穗肥20%比例施用。

1 水稻高产栽培参考施肥量(公斤/亩)

季节类型

纯氮(N

磷肥(P2O5

钾肥(K2O

早稻

9.010.0

2.73.0

7.08.0

晚稻

11.012.0

3.03.5

8.09.0

    (二)水分管理

    采用浅湿干灌溉模式。机插后活棵返青期一般保持13cm浅水,秸秆还田田块在栽后2个叶龄期内应有23次露田,以利还田秸秆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释放;之后结合施分蘖肥建立23cm浅水层。全田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左右时,采用稻田开沟机开沟,及时排水搁田;通过多次轻搁,使土壤沉实不陷脚,叶片挺起,叶色显黄。拔节后浅水层间歇灌溉,促进根系生长,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和株高,使株型挺拔、抗倒,改善受光姿态。开花结实期采用浅湿灌溉,保持植株较多的活根数及绿叶数,植株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与粒重。

    (三)病虫草害防治

    草害防治:在机插前1周内结合整地,施除草剂一次性封闭灭草,施药后保水34天。机插后1周内根据杂草种类结合施肥施除草剂,施药时水层35cm,保水34天;有条件的地区在机插后2周采用机械中耕除草,除草时要求保持水层35cm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测报,对症下药,控制病虫害发生。提倡高效、低毒和精准施药,减少污染。可采用车载式、担架式及喷杆式植保机械装备,有条件地区建议无人植保机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

针对不同经营规模、不同地块大小,因地制宜地采用车载式、担架式、喷杆式或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连片成方的规模种植,可采用自走式高地隙高效植保机械及飞机进行统防统治;丘陵山区及分散小地块,自走式植保机械下田困难、频繁调头轮辙压苗,可选用小型无人机或担架式高效植保机械。

    五、机械收获

    (一)收获时间

    当水稻90%以上籽粒转黄时即可进行机械收获,防止割青。根据不同地块选择合适的收获机械,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割。联合收获应在雨露水基本消失后作业;分段收获应在完熟前45天收割,适时脱粒。

    (二)机具准备

    建议选用带茎秆切碎和抛洒装置的收获机作业,便于秸秆还田和埋茬。作业前要检查调试机械,对收获机械进行检查、调试和保养,保证机械性能良好。同时,做好田间异物清除、根据收割方式开出作业前收割道等准备工作。

    (三)技术要求

    提倡用带茎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入或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时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cm,割茬高度以不影响耕整地质量为宜,一般小于15cm

    根据水稻长势,正确选用收割前进速度,满幅工作,作业行走方法一般选用向心回转法。有露水或雨水作物潮湿时,不宜立即收割,待稻谷干后再进行收割。收割倒伏作物时,将割台降至适宜高度,将拨禾轮前移,并正确选择收割方向,最好是逆倒伏方向,其次是横倒伏方向进行收割;收割倒伏角大于45°的水稻时,采取单向顺倒伏或者垂直倒伏方向收割。

    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总损失率≤3%,破碎率≤2%;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总损失率≤2.5%,破碎率≤0.5%;割晒机收割水稻要求铺放整齐、位置正确、无漏割,损失率<1%;脱粒机脱净率>99%,破碎率<1%;脱扬机清洁率>98%

    六、秸秆处理

    (一)技术要点

    在早稻收获时,使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自带的秸秆切碎装置或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并将切碎的秸秆均匀抛撒于田中。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采取增施氮肥、减少磷钾肥用量,以每100公斤秸秆增施纯氮1kg,选择铵态氮或尿素为好,提倡有机肥、无机肥结合,在机具作业前,均匀撒施在秸秆残体上。在秸秆还田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转弯次数,一般作业两遍,第一遍宜慢,第二遍速度可稍快,两遍作业应纵横向交叉作业。秸秆还田作业耕深控制在16cm20cm,连续2年以上旋耕地块宜适当加大耕深。

    在晚稻收获时,应及时做好秸秆回收再利用或秸秆还田处理。使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自带的秸秆切碎装置或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并将切碎的秸秆均匀抛撒于田中,以利下茬种植。

  (二)机具选配

    用于早稻秸秆还田的机具可选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反转旋耕灭茬机、旋耕机、铧式犁、水田埋茬起浆机、水田耙、平地打浆机等;用于晚稻秸秆还田的机具可选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反转旋耕灭茬机、旋耕机、水田埋草旋耕机、水田耙、平田机等。

七、机械烘干

    (一)技术要点

    稻谷收获后应及时用谷物烘干机烘干至标准含水量13.514.5%。稻谷烘干前应进行初清,含杂率不大于2%,不得有长茎杆、麻袋绳、聚乙烯薄膜等杂物。进行烘干前需测定稻谷的原始含水率,同一批烘干的稻谷含水率差异不大于2%,含水率差异大的稻谷应分别进行烘干。

    (二)机具选配

    烘干机根据烘干批次、生产规模配置,一般选用低温循环式烘干机。建议使用热泵式或生物质为热源烘干机,烘干温度最高一般不能超55℃。对不同品种、大小批量不一的烘干作业,提倡选用大小吨位相结合的烘干机组,满足大、中、小规模水稻种植户的烘干作业需要。

    机械烘干中心的选址要邻近粮食主产区、交通便利的地区,且常年有足够的粮食进行烘干,使烘干机械保持相对均衡生产,以便实现规模效益。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