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南繁专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国南繁>>南繁专家
  • 卢良恕
  •   个人荣誉:

      新中国早期的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20 世纪50-60 年代,曾主持选育了早熟、抗锈、丰产的“华东6 号”等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推广,增产显著;后来主持南方及江苏小麦高产稳产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分区、分类指导和良种良法配套等论点,推动了作物育种和耕作栽培科学的发展。20 世纪70-80 年代主持完成的“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综合研究”、“我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参加制定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等工作。20 世纪90 年代和21 世纪初又主持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道路、模式》、《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时期中国食物安全发展战略》等国家重点项目。

      在农业宏观研究方面,开拓了我国现代食物研究的新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现代食物安全”等重要战略观点。代表作有《卢良恕文选》、《中国立体农业》、《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等。曾获中国工程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当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2009 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他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并恪守不渝,以“等闲风餐露宿”的热忱和激情走遍神州大地,以科研硕果振兴农业、造福国人。他的成就跨越半个世纪,他是新中国成立60 年来农业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他在祖国这片沃土上,交织着心系国家、情牵民生的深厚情结。

      个人简介:

      男,1924 年出生于上海,著名农学家。1947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农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

      研究领域:小麦

      科研成果:

      我国农业科技的领军人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良恕

      卢良恕是新中国早期的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推动了我国作物育种和耕作栽培科学的发展;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现代食物安全”等重要战略观点,开拓了我国现代食物研究的新领域;他始终关注现代农业和区域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发展问题,是我国农业科技界德高望重、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当代著名农学家。

      上下求索必由路 对现代化农业总痴情

      1964 年12 月20 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卢良恕当时作为人民代表端坐台下,当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时,卢良恕这位1953 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与其他人大代表一起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心潮激荡、澎湃不已。

      那时的卢良恕风华正茂,并以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在小麦育种与栽培上的成就崭露头角,他所主持选育的早熟、抗锈、丰产的“华东6 号”等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推广,增产显著;那时的卢良恕虽然年轻,却对于农业发展的脉搏跳动非常敏感,已经开始涉足于农业科技的宏观管理和农业整体发展问题的研究。周恩来总理所提出的农业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深深地吸引并激励了这位痴迷于农业的青年。

      卢良恕意识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坚定了自己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农业这一宏大课题的研究信念。当时,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尚在探索阶段,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在缺乏充分理论指导的条件下,卢良恕从实践出发,亲自组织领导了建设“太湖现代化科学实验基地”的工作,亲手种植现代化样板田,并在以后的各方面工作中,始终把那些具体的、直接的问题归置于农业现代化这一宏大目标之下,卢良恕提出了许多不同寻常的判断和见解,为其日后的现代农业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为了实现积淀于生命中的农业发展理想,他走遍了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区;先后到欧美和周边20 多个国家考察、讲学和签订双边合作协议,硕果累累。他去得最多的是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东北三江平原、云贵川“资源金三角”,走遍了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带,跋山涉水考察和研究农业,耄耋依然。他主持完成了多项农业问题的重大课题和研究项目,影响深远。其中,“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模式研究”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基础、事关九亿农民、事关未来几十年农业问题的大课题,堪称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中最系统的应用基础性研究,提出了“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现已得到广为认同,并为国家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条“必由之路”,卢良恕一走就是几十年,他关于现代农业的理论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善。他以其毕生经验总结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可以说,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代农业,继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郑重提出后,时隔38年,又一次被写进了中央的文件,其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卢良恕多年潜心研究和积极倡导的“建设现代农业”的夙愿,终于成为党和国家新时期执政兴国的重大目标。

      关注国计与民生 开拓食物研究新领域

      卢良恕说:“文盲已经基本解决,科盲正在引起重视,而营养盲问题仍然被忽视,必须尽快引起关注。”此话缘于卢良恕对于国计民生的敏锐察觉。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居民基本实现了温饱,但是单一的粮食生产一度使部分地区出现区域性、结构性粮食过剩,出现了“卖粮难”,以致“谷贱伤农”,此后,全国粮食产量连续4 年徘徊,主要农作物减产。大起大落的粮食生产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居民的食物消费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安全和营养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既浪费又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普遍存在,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同时并存。

      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热议。卢良恕果断地说:“我们要建议立项,研究如何优化中国的食物结构和改善营养的问题。我们国家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如何使城乡人民吃饱、吃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食物资源和结构调整不好,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引发社会不安定。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卢良恕凭借其长期从事农业科研作的敏锐洞察力,意识到中国人民正处在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食物结构的十字路口。

      卢良恕不愧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思想睿智,善于发现问题,同时又像一名在农业战线上冲锋向前的战士,雷厉风行,不断攻克难题。随即,他与22 位科学家一起,就筹组“国家食物与营养委员会”和制定《中国食物发展纲要》等问题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获得了领导批示与有力支持。在国务院主要负责同志的主持和领导下,课题组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90 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于1993 年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食物发展史上的第一部纲要,指导我国于20 世纪90 年代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生活的食物结构过渡。从1997 年年底开始,卢良恕再次以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影响力,与科研团队的专家们一起,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于世纪之交的2000 年为国家完成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 年)》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两个《纲要》的相继出台,对于我国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起到了指导作用,为我国朝着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卢良恕提出的“把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现代的食物观念”、“在充分利用现有1.26亿多公顷耕地的同时,面向?个国土,综合开发食物资源”、“种植业应当从二元结构(粮食、经济作物)向三元结构(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转变”、“把畜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看待,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等食物发展战略思路,为把握食物结构研究方向,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食物结构问题起到了奠基作用。

      从2004 年开始,卢良恕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就“全面小康社会食物与营养发展战略”开展研究,为制定我国2011—2020 年即全面小康社会时期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做好前期的科学调研和规划工作。

      不负领军者使命 倡导农业科技新体制

      卢良恕回忆说:“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遭遇十年浩劫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期盼有一个新的飞跃。1982 年7 月,中央组织部调我到京就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就要担任这号称‘万人科技大军总指挥’的国家农科院院长,时任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的我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卢良恕密切注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他在农业科技战线奋斗了近60 年,亲眼目睹、切身感受和亲自参与了一次又一次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他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直接提出改革建议,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和《农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发表科技体制改革的见解,他走访了全国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调研并作专题报告……。他深切体会到:农业科技要发展,农业科技体制必须要先理顺。

      他深知,要改变农业科研工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状况,必须加强科研单位的建设。他多次建议在中国现有经济和社会大背景下,尽管目前尚不具备把农业科研完全推向市场的基本条件,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其与生产或企业结合,加强科技开发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个建议已为国家所接受,并于1986 年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几十年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让卢良恕和他的合作团队总结出现阶段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四个不动摇”的基本原则:即农业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农业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指导、以公益性为主的定位不动摇;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完整体系不动摇;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机制不动摇。2005 年,在卢良恕等多位农业专家的积极推动和建议下,中央一号文件中专门设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部分,明确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确定了方向。

      生命怒放在沃土 效仿后稷济万家

      曾经和卢良恕共事的工程院院士说他有“敏锐的战略眼光”,《中国科学家传略》盛赞卢良恕是“有组织才能的科学家”。“新技术革命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模式研究”,“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研究”,“中国中长期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备研究”……卢良恕所主持的农业研究项目难以一纸穷尽,许多都是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大跨度的农业宏观战略性研究,无一不关系国计民生,无一不将卢良恕高屋建瓴的战略分析能力和高超的组织领导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卢良恕辉煌的科研历程中闪烁着非凡的个人魅力。从事农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而在这条路上,他总是能够凝聚一大批杰出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与力量。他特别强调团结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对事业成功的作用,他常说:“工作这么多年,我的工作方法是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群众,离不开积累,离不开总结和提高。”凡与他相识、与他有过交往或听过他报告的人,无不敬佩他敏捷的思路、惊人的记忆、儒雅的气质、平易近人的风范和对现代农业的独特见解。

      卢良恕的高瞻远瞩与他的脚踏实地密不可分。他深入各地调查研究,注重了解第一手材料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从祖国的台湾到西藏——卢良恕成为我国第一个走遍3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农学家;他视野广阔,注重借鉴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管理经验,先后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瑞士、澳大利亚、墨西哥、菲律宾、朝鲜、韩国、荷兰、以色列等20 多个国家考察、讲学和签订双边合作协议。

      卢良恕在农业战线上旺盛的生命力怒放在其深厚的爱国精神之上。他的童年,遭逢七七事变,山河沦丧、民族危亡,他感慨最多的就是在贵阳看到农民“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他说:“民众连饭都吃不饱,国家怎么能富强呢!”不久,学农成为卢良恕自觉自愿的救国行动,他回忆说:“我学的是粮食作物,不是搞瓜果蔬菜的园艺学,因为我最想解决的还是人民能吃饱饭的问题。”于是他立下了“效仿后稷济万家”的志向,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和食物营养结构问题,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而孜孜不倦,奋斗一生。

      现在,卢良恕虽然寿登耄耋,但仍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奔波忙碌,执着地追求、辛勤地耕耘、无私地奉献。他说:“要继续为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2005 年12 月20 日,农业部成立由32 名国内农业界知名专家组成的“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部署、计划进行战略咨询,年届八旬的卢良恕又一次从农业部领导手中接过聘书,出任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继续为我国“三农”工作奉献桑榆一寸心。

      这位心系民生的农学大家,在他80 周岁生日时写下了这样两句话:“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他告诫年轻的科学家:“坚持学习、与时俱进,为国兴旺、艰苦奋斗,与人为善、团结合作,持之以恒、登高远望,积极稳妥、从容波澜”。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 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承办
    琼公网安备:4601070200006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2 琼ICP备070021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