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海南: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2021-03-23

海南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一直与国家的种子事业联系在一起。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纷纷来到海南开展科研育种,累计已超过60万人次。几代人的坚守,换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7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70%以上经历了南繁加代。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在3月20日举行的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忠松介绍,6年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大幅改善,种业创新关键要素开始聚集,产业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南繁工作又“难”又“烦”的不利局面大幅改观,为国家南繁硅谷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忠松做主旨演讲


刘忠松称,海南正在加快南繁基地有效保护和有序流转,提升南繁基地基础条件和质量水平,推进南繁配套服务区建设,健全南繁基地管理服务体系。目前,海南已划定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26.8  万亩,纳入基本农田永久范围予以保护,流转科研用地超3万亩,确保了南繁科研用地长期稳定,满足了现阶段科研育种用地需求。建设完成南繁基地高标准农田22.12万亩,生物育种专区基本完工,南繁重大水利工程有序推进,南繁科研、生产、生活等保障日趋完善。部、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南繁管理服务体系构建完成,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专业管理队伍。在总体布局上,海南将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为基础、以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为支撑、以南繁科技城为载体,按照“一城两地三园”进行空间发展布局。“一城”,即南繁科技城,是南繁硅谷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与综合科技服务枢纽。“两地”,即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是南繁硅谷育种材料快速加代、鉴定、扩繁和种质资源快速引进后隔离检疫、评价利用的关键支撑。“三园”,即作物、畜禽、水产三类现代种业产业园,是南繁硅谷育种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一城两地三园”将共同构成南繁硅谷开放融合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下一步,海南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重大科研设施建设,提升育种创新能力;优化育种基地设施条件,满足更高水平需要;强化现代种业园区建设,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完善种业支撑保障体系,提升监管服务能力;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拓展种业发展空间;改善隔离检验检疫设施,确保生物安全风险可控。


刘忠松认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中央赋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权,南繁硅谷建设将拥有更多自主权和更高灵活性,围绕制约种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问题,不断探索制度集成创新。论坛现场在法规完善方面,海南将行使经济特区立法权,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下,制定海南自贸港种业若干规定。推进农作物品种管理制度改革,将现行审定、引种备案、登记、认定等制度,合并为备案制,对接国际最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新品种权保护力度和保护范围,加快构建适用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政策创新方面,将实施自由便利的市场准入政策,扩大种业市场开放力度。推行“极简审批”和“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试行更为宽松的外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种质资源身份登记、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基因编辑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等管理措施,建立更加开放、公平竞争的管理制度体系。在运行管理方面,一是强化生物安全防控机制,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强化数据共享、疫情通报与联防联控,完善种质资源引进前、引进后、出口前等风险评估。二是健全多级联动协调机制,明确重要事项及具体工作的管理职责分工,建立南繁硅谷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业务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政策建议。三是构建开放共享运行机制,从平台开放式共享、创新产学研协同和监管信息化支撑等方面保障稳定运行。四是完善全程公共服务机制,强化公共技术平台化服务、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和知识产权专业化服务。另外,南繁硅谷还将在项目资金、用地用海、人才保障等方面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重大项目、重点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政策突破,全面释放创新动能和市场活力。海南省省长冯飞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海南正抢抓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集成放大各种优势,夯实种业底部支撑,着力推动南繁科研育种由季节性加代繁育向常年种子研发转变,由单纯育制种向种业全产业链转变,由分散科研向集群协同转变,由南繁事业向南繁事业与产业并举转变,“南繁硅谷”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祎祎 邓卫哲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 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承办
琼公网安备:4601070200006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2 琼ICP备070021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