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SUPERVISION

[麦收时节·双行线]从机械化麦收看两代农民工

发布日期:2018-01-17 11:27 来源: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驶向杭州东的和谐号高速铁路列车离开大都会北京后不久,一片片金色的麦田就迎面扑来,让久居城市的旅客感到了土地的馈赠,也提醒着人们麦收季节正在逼近。对于出门在外的打工者,回家还是留下,成为了一种选择,而不是必须。机械化的魔力正在改变着千百年来劳作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造成了两代农民工的差别与隔阂。

 

  太阳照在山东聊城东昌府的麦田上,金黄色麦穗上还留着些许的青色,五十多岁的张连英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还需要三两天才能收割。即便如此,老张还是提前了几天从打工的地方赶回家里,为麦收做着准备。

 

  记者:你这得准备多少个袋子啊,就是这一季下来。

 

  农民张连英:得一百多条吧。

 

  记者:一百多条袋子?

 

  农民张连英:恩。

 

  记者:那咱有多少亩地呢?

 

  农民张连英:我有十一亩半。

 

  记者:十一亩半

 

  农民张连英:对

 

  每天,老张都会到自己的麦田边看一看。

 

  记者:那您自己每天还会到田间地头来看看吗?

 

  农民张连英:哦,会。天天上地里逛一圈。

 

  记者:哦,天天到地里看看。

 

  记者:这个大概这一片,是几亩?

 

  农民张连英:这个是7亩吧,7亩。

 

  记者:7亩,哦,这个大概要收多长时间,用那个联合收割机收的话,

 

  农民张连英:1个小时吧。

 

  记者:太简单了,和当年是不是就是当年得自己割,不一样了。

 

  农民张连英:对,那会里忒累!

 

  记者:怎么个累法啊?

 

  农民张连英:你,割不大会就腰疼,腰疼就得直直腰,一天割不了一席。

 

  联合收割机的出现让曾经的“三夏”之苦变得轻松不少,十几天的大战已然大幅度缩短到仅仅三两天的时间。尽管自己放心不下地上活,老张并不强求自己的儿子张学镇回乡麦收,而是让他继续留在城里干活,城里两天的工钱等于整个“三夏”收割机的全部费用。其实,小张就在40里地外的聊城市里打工,6月初的骄阳已经有烈火的味道,在楼顶做防水工并不比收割小麦更轻松。

 

  记者:你会干田里的活吗现在?

 

  张学镇:会干一部分。拔草复肥。耕地什么的不太弄,不太懂。

 

  记者:你现在天天晚上回家吗?

 

  张学镇:天天晚上回家。

 

  记者:这次麦收主要是让家里爸爸做,自己出来干?

 

  张学镇:自己在外面打工,用不着那么多人。

 

  小张拥有一张和父亲一样黝黑的脸庞,但却少了父亲脸上一道道如同刀刻一般的皱纹。与上世纪七十年底就开始四处打工的父亲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小张对于每天240元的工资并不满足,他有着年轻人自己的梦想,攒够钱做自己的买卖而不是一辈子替人打工。

 

  记者:你对自己将来的打算是什么呢?

 

  张学镇:没钱打算什么?没钱什么也打算不了。

 

  记者:那你最大的理想就是赚钱了?

 

  张学镇:对。

 

  记者:你需要赚多少钱呢?

 

  张学镇:最起码得有一个启动资金吧。

 

  记者:这个目标大致是多少,十万?

 

  张学镇:十万少点吧。

 

  记者:五十万?

 

  张学镇:差不多。

 

  记者:你拿五十万干什么呢?

 

  张学镇:干点买卖什么的都比这强。

 

  中午时分,太阳把大地炙烤得有些发烫了,老张从麦田里回到村里,正好碰上负责联系收割机的老黄,今年收割机的价钱是55一亩,家里十一亩地总共收割费也就500多元,爷俩一天打工就能赚回来,老张觉得很满意。回到家里,老张抱起小孙子,一脸的满足。

 

  农民张连英:比以前强多啦,有吃有喝的,有花的,多好啊。

 

  记者:有吃、有喝、有花的啊?

 

  农民张连英:咱没有烦心事,怎么的烦心事啊?上班回来看看孩子,再累也不觉累,抱着孩子。

 

  40里地外的小张也迎来了中午两个小时的休息,和同村的伙伴们一起来到附近的地摊上,一瓶冰镇啤酒,三个大包子,一碗小米粥,八九块钱便解决了一顿午饭问题。这顿饭吃得有些许闹心,大家谈论起去年依旧被拖欠的工钱一脸无奈。

 

  张学镇:阳谷的老板,另外一个县城的。

 

  记者:为什么不给?他有钱吗?

 

  张学镇:不知道,他说没钱,实际上有钱,就是不给。

 

  记者:你们怎么知道他有钱呢?

 

  张学镇:住着楼开着车,楼上装修的很漂亮。

 

  记者:那个老板的电话你们有吗?

 

  张学镇:你打打试试。用我的打他不一定接,用你的号打。13508933059。

 

  客服: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张学镇:停机了,换号了呗。

 

  又一年麦收时节开始了,为了一年的收成,老张在田里忙碌着,已经56岁的他打算不久后就结束30多年的打工生涯,回家侍弄这块熟悉的土地,享受天伦之乐。

 

  记者:但您不准备去城里?

 

  农民张连英:我不不准备去。

 

  记者:觉得还是不习惯?

 

  农民张连英:对,还是在家好!

 

  记者:还是在家好。

 

  土地让老张感到分外安心,无论都到哪里,只要还有这片土地,他就觉得家还在那里,根还在那里。可小张并不想继续侍弄这块饱含祖辈汗水的土地,他希望在父亲把土地留给自己以后,把土地转让出去。

 

  记者:我听说你父亲是准备等他干不动之后把地都给你,你会去种地吗?

 

  张学镇:可能性不大。

 

  记者:假如说这个地是你的,我们知道现在农村的土地是可以流转的?你是选择流转还是拿来自己种?

 

  张学镇:流转。

 

  记者:然后自己出来赚钱?

 

  张学镇:对。必要,守着那些地就那样,一年收入就那么多,和出去打工差不多。

 

  夏日耀眼的阳光下,收割机走过,金黄色的麦田里瞬间就剩下矮矮的麦茬,老张满足地扎起一个个鼓鼓的粮食口袋。但儿子小张的想法,他并不知道。

 

  节目中的这对农民工虽为父子,但差异却十分明显,而这样的差异,显然并不是偶然。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有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54.9%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而老一代农民工的这一比例仅为26%。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月生活消费支出人均939元,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3%;作为采访者,记者季苏平对此又有着怎样的感悟?

 

  麦收大数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表明,去年我国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有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54.9%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而老一代农民工的这一比例仅为26%。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月生活消费支出人均939元,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3%;新生代农民工去年人均寄回带回老家的现金为12802元,比老一代农民工少29.6%。

 

  记者手记:在采访过程中,老张陪我们一起去聊城大学找在这里打工的儿子小张。父亲站在一边沉默不语,而眼光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儿子。与80后的儿子比较起来,老张更深沉、更加内敛,也更加隐忍。在采访结束时,儿子小张告诉记者自己去年的工钱依旧被拖欠,问问记者能不能帮忙把钱要回来。对这件事儿,老张却只字未提,但是据说他被拖欠的工钱比儿子更多。父子两人一个心有不甘,一个宁愿隐忍;一个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一个宁愿打碎牙往肚里吞;这背后是年龄与阅历的差异,也是知识与视野的差异,更有两代农民工之间注定的那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我在想,若干年后,有一天,小张变成了老张,他会在哪里?又会是什么样子?

 

  麦收是很多人难忘的记忆,在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和微信上不少网友就分享了他们记忆中的麦收往事。

 

  网友“到处找水喝”回忆说:我小时候经历过那个风吹麦浪,镰刀飞舞,喝牛打场,叉子翻场,木锨扬场的艰苦年代。那时一季小麦,从割到打,到晒干进仓少说也得一个月的时间,为了抢收家家户户天不亮便男女老少齐上阵,带着干粮和水,弯腰低头把麦割。

 

  在微博上不少网友都在感叹,亲眼看到机械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深刻地体会到了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曾经的辛苦与汗水却成为了不少人最珍贵的回忆。

 

  网友“独上天涯路”就回忆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对于农村的我们来讲,小时候有两个假期是城里孩子没有的,一个是麦收时节的“麦假”,一个是秋收时节的“秋假”,各十天。小孩子一般的任务是捡麦穗,颗粒归仓。

 

  网友“一类疫苗”说:人民公社那会儿,小学生是拾麦穗的主力军。老师们组织我们来到麦田里,跟在割麦子大人的身后,捡起落下的麦穗。骄阳下,喝着绿豆水,记忆里,绿豆水真好喝。不见得捡多少麦穗,但却懂得了珍惜粮食,懂得了师生情谊。

 

  (信息来源:14-06-18 央广网——中国之声)

返回列表

电脑版|手机版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府大道59号省政府大楼11楼

电话: 0898-65338099 65332905

主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承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ICP备07002109号-1